实际上,在对欧美韩日游戏经典优势的分析中,中国游戏的缺陷已经基本暴露。但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有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仍然需要细说。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产品,不能不说是中国游戏的一个致命"硬伤"。尽管从《傲世三国》到《盛大传奇》,各大游戏均称自己开发的游戏软件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但是,对行业稍稍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种强调实际上显示了中国游戏软件商急躁难言的矛盾心态,也暴露了取得巨大市场成绩的中国游戏公司背后的深深无奈。一方面,游戏商们需要"自主知识产权"这道招牌来壮大声势,聚集人气,赢得市场;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技术支持,游戏商们又不得不采取与国外软件商合作的方式,解决技术的瓶颈问题。这种或多或少掺了水份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产品,要么让中国游戏玩家觉得像是"克隆产品",总与某个游戏相像;要么让中国游戏玩家觉得某些重要技术指标不能与国外游戏相比。当然,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借助技术进步的潮流,以及游戏学院等一大批大型专业培养游戏人才的培训机构的大力支持,将来,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游戏巨制必将大量产生。
从市场上看,中国电子游戏更多地在网络游戏堪与国外游戏相比,而不是单机游戏。虽然网游创造的价值要比单机游戏更大,但是,单机游戏的规模再小,也是电子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海外,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的一般客户端价格完全相等,但由于需要支付不菲的网游开销,网络游戏并不像中国这样,占据全面的市场优势。而且,制作和运营网络游戏投入非常巨大,动辄千万美元,一旦出现问题,导致的将是大公司也不能承受的毁灭性的打击。忽视单机游戏的开发而仅仅注重网络游戏,无论是对整体的国产游戏产业挺进国外市场来说,还是对整个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在这里,我们实际上发现的是中国国产游戏一个隐藏的重大缺陷---行业发展不平衡。不仅在单机游戏与网络游戏上,而且在整个中国游戏产业结构上,在单个游戏软件产品的技术构成、故事创意、游戏进程以及整合创新上,都显示出这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许在起步发展阶段,这种状况不可避免,但是,有些问题仍然是可以解决的。比如,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可以参照游戏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让国内的技术人才能够经过比较专业、全面的训练,那么至少单个产品结构的不平衡根本不是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游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游戏文化,而更多的是克隆国外的游戏文化。中国人尽管在制作游戏上具有一流的水准,但是,那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成就,而不是文化意义上的成就。大多数国产游戏给人的感觉,总是与某款经典国外游戏似曾相识。有一些游戏甚至以"中国的《魔兽》"或者"中国的《盟军敢死队》"作为标榜。虽然这是一种广告策略,但也从中折射出中国人目前还没有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游戏观念的事实。有着自己游戏文化的美国人、日本人,就从来就不会宣传他们的产品是"美国的《足球先生》"或者"日本的《天堂》"。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酒类产品,也不会在广告上宣称自己的产品是"中国的茅台"、"中国的五粮液"。真正将本土化做到家,真正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上的中国游戏,绝对无法用"中国的什么什么"来概括的。《黄飞鸿》绝不可能称为"中国的佐罗",《仙剑奇侠传》也绝不可能称为"中国的《传奇》"。树立真正的中国游戏观念,是建立一套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游戏理解方式,而不是克隆一个国外游戏品种然后称之为"中国的什么什么"。说到底,文化是一切的根本,中国游戏产业也只有树立了真正的中国游戏文化意识,才能真正地在本土化的游戏制作中,创新发展,出奇制胜!
3.改良,还是革命
中国文化界早在1995年前后,就掀起过一场关于改良和革命的争论。事隔十年,中国游戏产业越来越有必要回味当年的论题了。面对强敌的包围,在中国游戏产业内部需要的是究竟是改良还是革命?
何谓改良?即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做一个不改变根本的改变。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便是。在中国游戏产业现有的状况下,进行改进和更新,似乎是一条可行之路。但是,假如不动摇中国游戏的"克隆"基础,不彻底转换阻碍中国游戏发展的思想观念,那么产业内部的改良是否能够达到建设游戏产业和游戏文化的最终目的呢?纯粹的改良,显然行不通。
何谓革命?即是打破现有的一切结构,重新优化组合产业内部,使之在根本上脱胎换骨,所谓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便是。这一条路子,乍一听上去似乎振奋人心。但是仔细想想就觉得疑窦丛生。对一个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产业来说,是否有可能推翻从前的一切建设,摧毁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完全放弃十几年宝贵的发展经验,而另起炉灶,重新结构产业内部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假如革命和改良都不是正确的道路,那么哪一条路才是行得通的发展之路?其实,答案就在改良与革命的争论之中。明眼人一看即知,所谓改良和革命,只是一种学理概念,而不是实践概念。究其内涵,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改良未必没有革命性的因素,而革命也未必缺少改良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这两个概念是一个东西的两种说法,完全可以合二为一。因此,中国游戏产业尽管应该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重新认识,但也不必要非要分辩改良或革命哪一条道路才是惟一正确的。
游戏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理论的支持,但是,也不能迷信理论。正如宋代名将岳飞和明代军事家、哲学家王阳明所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改良和革命两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一定要有所选择,有所扬弃。一方面,要做到两边兼顾,两手都要硬;一方面,也要做到不能顾此失彼,偏于一隅。比如,建立一套全新的中国游戏文化,非得用革命的手段不可,否则不可能走出"克隆"的藩篱;但是,在产业内部则不能动其根本,只能采取改良的手段,对技术更新、人才培养、企业运作等方面进行换代升级。